1消费者回归理性 关注入门级产品
固态硬盘行业,从去年年中开始,受制于3D NAND闪存技术的转制引发量产不足危机,从而导致全行业的价格上涨,并且延续至今。
根据中关村在线ZDC调研报告,总结已经过去的2017年Q1,深陷涨价泥潭的固态硬盘行业,整体发展基调是稳定,同时在稳定中也出现两种新的情况,一是不断有新品牌入局,试图打破固态硬盘市场现状;二是接口革命,M.2接口开始替代SATA接口,成为行业主流。
下面笔者将通过ZDC调研数据,对2017年Q1固态硬盘行业的整个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剖析。
消费者回归理性 关注入门级产品
固态硬盘作为DIY明星单品,从2015年开始走红到如今成为DIY装机的必备单品,在发展的同时,其单品价格也在不断走低。
然而,随着闪存厂商在闪存制程上遇到瓶颈,2D转3D过程中的产生的量产问题,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瞬间降温,入门级产品的价格开始不断走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也被中止,开始回归理性。
这一点上,可以从2017年Q1用户关注的产品价格和产品容量上,进行解读。
17Q1不同价格段每月关注比例
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价格关注比例分布
先从价格维度进行分析,以上两张图表,分别是固态硬盘市场不同价格段每个月的关注图以及整个Q1整体价格关注比例分布图。
从整体上来看,整个Q1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价格段集中在300元以下区间,以及300-500元这两个区间段内,它们分别占据了整体关注度的42%、32%,换句话说也就是超过7成多的用户几乎都在关注500元以下的固态硬盘产品。
再从每个月的关注度上看,300元以下的关注度虽然在逐月降低,但下降的幅度相当有限,平均每个月下降不到2%,而300-500元关注度区间虽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更是有限,平均每个月上升不到1%。
可见在2017年Q1,消费者在选择固态硬盘产品的价位上,开始趋于理性,更多的关注入门级产品。
究其原因,无疑是在闪存缺货引发单品价格持续上涨后,市场应激性表现。
接着从容量维度进行分析,上图是17年Q1不同容量固态硬盘的关注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传统的120GB以下的、几乎用处不大的体验款产品,终于开始走向末路。
入门级的120GB-256GB区间产品的整体关注度则接近40%,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固态硬盘行业发展如此迅猛,可消费者依旧最为关注入门级产品。
这个事实说明了,当下固态硬盘行业的整体价格的上扬,固态硬盘行业的普及门槛再次被提高。
其背后的原因,则在于闪存缺货下,固态硬盘单位价格的持续飙升,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特别是价格更高的大容量固态产品。
无论是价格维度还是容量维度的关注度变化,都在表明,闪存颗粒的缺货引发的固态单位价格的上涨,让固态硬盘行业在2017年Q1并没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一直维持着稳的基调,消费者依旧没有突破入门级,而走向主流级。
2稳定中的变化:M.2接口的强势崛起
稳定中的变化:M.2接口的强势崛起
通过价格分析和容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硬盘终端市场依旧维持着对于入门款产品的关注,并没有跨越入门款进入主流级消费市场, 许多消费者依旧在入门级市场进行张望和盘旋。
在产业方面,M.2接口在历经了近一年的普及和完善后,终于在2017年Q1季度,开始超越SATA接口,成为当下市场最受关注的固态硬盘接口了。
17年Q1不同接口类型关注示意图
在这张17年Q1不同接口类型关注示意图中,可以看到传统的SATA接口,包括SATA2和SATA3在内,整体的关注度不到25%,而相对应的近年来发展迅速的M.2接口,包括支持NVMe协议的PCIe接口和不支持NVMe协议的普通M.2接口的整体关注度,则达到了54%左右,占据了固态硬盘行业接口类型的一半以上的关注度。
M.2接口纤薄灵动的外观设计,符合当下DIY市场小而美的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支持NVMe协议的PCIe接口能够轻松突破SATA接口的极限速度,更是让M.2接口成为了高端DIY玩家的首选产品。
M.2接口的崛起,除了以上列举的内因外,英特尔等芯片厂商推出的全新“2”主板,能够全面支持M.2接口以及NVMe协议,也是推动M.2接口普及的重要外因。
在内外的因的助推下,M.2接口的普及也就顺理成章了。
3格局:三星依旧称王新品牌入局厮杀
格局:三星依旧称王 新品牌入局厮杀
在品牌维度,拥有全球量产最高的原厂闪存厂,以及最先应用3D NAND技术的韩国三星,毫无疑问的在品牌关注度上依旧称王。除此之外,在固态硬盘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有新的品牌入局,进行厮杀,抢夺市场。
同样的在产品维度方面,依旧是拥有着绝对技术储备和闪存储备的三星产品最受关注。
下面,依旧通过图表数据进行分解。
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品牌每月关注比例分布
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先看品牌维度,以上两图分别为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品牌每月关注比例分布图和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图。
从整体来看,在2017年Q1,三星品牌以32%的关注度再次登顶。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原厂,以及全球最早应用3D NAND技术的三星集团,在固态硬盘行业发展之初,就拥有着几乎所有的发展优势,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原料层面。
除了三星登顶外,在品牌维度,以台电为代表的新入局品牌,在2017年Q1得到了迅猛发展,不断蚕食老牌存储品牌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关注度,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2017年剩余时间里,会有更多的新兴厂商入局固态硬盘行业,挑战行业格局。
这一点上,也可以从固态硬盘市场品牌每月关注比例分布图中得到验证。
在固态硬盘市场品牌每月关注比例分布图中,登顶的三星虽然在绝对份额上遥遥领先,可是其关注度却是逐月下降的,相反的,以台电为代表的新兴存储厂商以及没有详细统计的其他厂商,则在Q1中的市场关注度逐月上升。
17年Q1固态硬盘市场最受关注的十款产品排名
再来看产品维度,和品牌维度类似,三星凭借着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充足的原料供应,三星品牌共有五款产品进入产品关注度前十的榜单,其中排名前五的产品就有三款来自三星品牌。
综合产品维度和品牌维度,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硬盘行业的格局,一方面是三星依旧称霸无人撼动,另一方面是不但有新兴存储厂商入局,不断打破固态硬盘行业格局,抢占行业份额。
总结与展望
处于涨价风波的固态硬盘行业,在2017年Q1发展明显降速,在稳定中求发展。
反映到市场上,便是消费者更加理性,更加关注入门级产品,而忽视各大厂商大力发展和推广的主流级产品。
同时在稳定发展中,统治行业许久的传统SATA接口,在“2”系主板的问世,以及固态硬盘技术和性能的大发展下,被更为先进M.2接口所替代。尺寸纤薄、性能更佳的M.2接口,开始成为主流级产品,走上了发展高速路。
在行业格局上,三星依旧是固态硬盘行业的领导者,无论是在品牌关注度还是产品关注度方面;但是,随着固态硬盘行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厂商开始入局,挑战市场格局。
展望未来,在接下来的2017年里,受制于各大闪存厂3D NAND技术发展问题,固态硬盘行业整体的趋势应该还是会延续2017年Q1的大方向,以稳为主,并在稳定中求发展。
同时,固态硬盘行业的红利依旧存在,越来越多的厂商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入局,不断挑战行业格局,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4法律声明
法律声明
本报告为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制作,由中关村在线网站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包括版式权)。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版式、图片、图标、图表、表格、研究模型、创意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相关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未经过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基于任何商业目的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包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本报告中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相关权利为原著者所有。未经过原著者和本公司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本报告中相关市场预测主要为ZDC分析师对用户关注度调查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了多重调研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严格把关,多次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找出数据间的相关性,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推测。
本报告发布的调研数据部分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部分数据不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只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报告的数据准确性和分析、预测结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版式、图片、图标、图表、表格、研究模型、创意)的著作权属于本公司,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相关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对于本报告所有内容的复制、编辑(意指收集、组合和重新组合),本公司享有排他权且该排他权受法律保护。对本报告上述内容的任何其他使用,包括修改、发布、转发、再版、交易等行为将被严格禁止。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权利。
本报告及其任何组成部分不得被再造、复制、抄袭、交易,或为任何未经本公司允许的商业目的所使用。如果正版报告用户将ZDC提供的报告内容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时,需征得ZDC书面特别授权,并注明出处"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
如果正版报告用户将ZDC提交的报告用于非商业、非盈利、非广告目的时,仅限客户内部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传递至任何第三方机构、法人或自然人。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权利。
本公司充分尊重报告中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您确认您的著作权以某种方式被侵犯,并且该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请向本公司提出著作权投诉。
本报告有关著作权问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本公司保留随时解释和更改上述免责事由及条款的权利。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