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频道主编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孙玉亮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1GB/s起步 怪兽级SSD的激情碰撞

        三星840PRO 512GB SSD系出豪门,它是目前单块性能最强的SSD,各项评测的分值均高居榜首,同时也是价格最贵的家用SSD,堪称SSD里的高富帅。毫无疑问,两块三星840PRO 512GB SSD组成RAID0磁盘阵列,综合性能横扫群盘。不过ZOL评测室昨天来了一位“硬汉”叫板。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GB/s起步 怪兽级SSD的激情碰撞

        它就是BIWIN 1TB PCI-E SSD,依靠8块mSATA 128GB SSD组成的超级磁盘阵列系统。BIWIN 1TB PCI-E SSD受众人群为专业设计公司、3D动画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开发公司、室内装饰公司、高速视频网站及视频解码应用公司等等。

        如果单纯从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分析,2块SATA3.0 6Gbps 三星840PRO 512GB SSD,纵使它的单块性能再强;面对8块mSATA 6Gbps SSD组成的超级磁盘阵列,用什么词语才能来形容如此大的悬殊性能差距呢?双手难敌八拳。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万元级别的超级磁盘阵列激情碰撞

        两大磁盘阵列系统可谓火星撞地球,它们的读写速度起步Gb/秒,IOPS随机读写能力也是目前普通SSD的数倍,可谓是数据处理能手。尤其是BIWIN 1TB PCI-E SSD,更可靠的使用环境受到很多小型工作站的青睐。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2最高2700MB/秒 最强1TB/SSD简介

        SSD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和磁盘阵列有相似的一面,它并不是单纯一块硬盘。它通过至少两个以上的闪存芯片组成,SSD厂家设计算法由主控芯片对闪存并行读写控制。  

    BIWIN 1TB PCI-E SSD简介

        由于BIWIN PCI-E固态硬盘与普通固态硬盘接口不同,所以读写速度对比也有了明显差距(可为企业级工作站提高工作效率)。BIWIN 1TB PCI-E SSD读速高达2900MB/s,写速高达2700MB/s,比目前主流2.5英寸SATA3接口SSD速度快5倍以上,可为企业级工作站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

        BIWIN 1TB PCI-E SSD是一款来源于服务器领域的企业级产品,但它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专业设计公司、3D动画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开发公司、室内装饰公司、高速视频网站及视频解码应用公司。

        它由一个LSI中央主控芯片,将8个128GB mSATA SSD链接起来,组成1TB的超级磁盘阵列系统。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它是基于LSI的公版设计,做工一流,采用英特尔的闪存。至少我们看表面的性能参数,它是无懈可击的。

    三星840PRO 512GB SSD简介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三星840PRO 512GB SSD

        三星840PR0 512GB SSD是最新上市的旗舰级产品,是目前性能最强悍的SATA接口 SSD。它通过三星的三核主控芯片、8块64GB MCL闪存组成,其实它本身已是磁盘阵列存储卡,只是接口和PCI-E不一样,外观做起来更像是一块硬盘。

    浦科特SSD
    2012年台北电脑展,8块浦科特256GB M3P SSD组成超级磁盘阵列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AS SSD:读取速度3204.3MB/秒;写入:2242.82MB/秒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预算购买一张磁盘阵列存储卡,外加8块最顶级的三星840PR0 512GB SSD,可以组建史上最强悍的超级磁盘阵列系统。我们曾在2012年台北电脑展见识了8块浦科特256GB M3P SSD通过磁盘阵列存储卡,组成超级磁盘阵列系统,它发挥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读写速度。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31TB如何达成 超级阵列SSD拆解

    ●1TB如何达成 超级阵列SSD拆解

        PCI-E SSD形似显卡,高昂的价格让大多消费者心生退意,而且它还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这么神秘的东西一般用在服务器,那得多难操作啊,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笔者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到了实战阶段,它比显卡安装使用要简单得多,甚至不用装任何驱动。原来是我们想复杂了,PCI-E SSD本身是一个存储卡,它和我们见到的家用SSD的工作原理有类似的一面,不同的家用SSD采用的多片闪存,而PCI-E SSD采用的是多片闪存或者多块mSATA SSD。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的8个mSATA SSD

        我们将这块超高速SSD的8个mSATA SSD全部拆卸,同时将主控芯片的散热片取下。请注意,这块SSD的读写速度超过2000MB/秒,需要PCI-E X8带宽接口才可以满足。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单个mSATA SSD

        BIWIN 1TB PCI-E SSD上的每个mSATA SSD均为原厂生产,单块容量为128GB。它采用目前主流LSI公司的SF2281主控芯片,提供SATA3.0 6Gbps接口,它支持30-20纳米等级的NAND闪存。

       闪存则采用业界高品质的英特尔 MLC Flash芯片,单颗芯片容量为32GB。

    狂飙2700MB/秒 金速2TB超高速SSD评测 狂飙2700MB/秒 金速2TB超高速SSD评测 狂飙2700MB/秒 金速2TB超高速SSD评测
    BIWIN 1TB PCI-E SSD的芯片

    狂飙2700MB/秒 金速2TB超高速SSD评测
    LSISAS2008主控芯片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LSISAS2008中央主控芯片工作示意图

        LSISAS2008是一颗LSI的RAID on Chip主控芯片,基础实现了IOC和IOP的整合,內置了一颗频率为533MHz的PPC440的IOP,另外面向的Host Bus支持PCI-E 2.0,提高4GB/s的双向读写带宽。它的最大亮点是支持SAS2.0接口,提供6Gbps的带宽支持。

        强劲的入门级磁盘阵列主控芯片,提供最多8个SAS接口,以及PCI-X转PCI-E 8.0,最后实现超过2000MB/秒的高速读写性能。

        使用感受:PCI-E SSD的操作步骤和普通家用SSD相当,它的附加操作步骤无需用户去操作理会,因为它的主控芯片自动操作。我们只要它插进去主板的PCI-E 2.0 4X或者8X插口,就可以像普通硬盘一样使用,十分方便。

        近期SSD厂家为何向家用SSD高端市场积极推广PCI-E SSD,因为SATA3.0 6Gbps接口限制了SSD硬盘的读写速度进一步提升。而PCI-E接口却可以提供十分可观的速率带宽。

    4另类RAID 三星840PRO SSD拆解

    ★另类RAID 三星840PRO 512GB SSD拆解

        BIWIN 1TB PCI-E SSD通过一个中央主控芯片对8个mSATA SSD进行读写行为控制,而三星840PRO 512GB SSD则是通过小型主控芯片对8个闪存芯片进行并行读写行为控制。

        如果说PCI-E SSD是一个存储卡,普通家用SSD实际也是一张存储卡,它的外表形似笔记本硬盘,而PCI-E SSD形似显卡。

    主控区别

    BIWIN 1TB PCI-E SSD

    三星840PRO 512GB SSD

    频率

    533MHz

    300MHz

    功耗

    整体30瓦

    整体7.5瓦

    控制载体

    8 pcs 128GB mSATA SSD

    8 pcs 64GB MLC NAND FLASH

    最高读写

    读取2916MB/s;写入2797 MB/s

    读取540 MB/s;写入520 MB/s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三星840PRO 512GB SSD拆解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PCB正反面特写

    ●三星840PRO SSD核心部件讲解

         在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内部PCB主板上,单面即可实现512GB容量,总计8颗64GB容量的三星原厂MLC闪存芯片和SATA I/O主控制芯片。并且配备一颗三星512MB DDR2低电压缓存芯片。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三星S4LN021X01-8030 三核ARM主控芯片

      主控方面采用三星研发生产的S4LN021X01-8030 MDX主控芯片,属于ARM架构的Cortex-R4系列三核处理器,具备更强悍的多任务、多路数据读写传输能力。主要提高在算法设计和CPU的频率,和830系的220MHz MCX三核主控相比,840PRO MDX主控的频率提高到300MHz。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闪存芯片特写

      闪存方面采用8颗21nm制造工艺的三星原厂的K9PHGY8U7A-CCK0 MLC闪存芯片,单颗芯片容量为64GB。其闪存采用先进的Toggle 2.0 NAND Flash技术,它的带宽提高到400Mbps,而上一代830系SSD则采用Toggle 1.1技术,闪存带宽仅133Mbps。

    破车变跑车 三星840Pro SSD重磅首测
    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缓存特写

        缓存方面,它的PCB板正面搭载有一颗容量高达512MB DDR2低电压高速缓存芯片,为整个SSD的读写提供高速的数据缓冲。对比830系SSD仅256MB的缓存相比,840系SSD的缓存容量提高了一倍。

        我们通过拆解三星840PRO 512GB SSD,了解到这款SSD从主控、闪存、缓存均由三星生产,并且三个核心部件的规格均有一定幅度提高。

        点评:单块三星840PRO 512GB SSD难以和单卡PCI-E SSD比拼性能。细心的网友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为何单面的三星840PRO 512GB SSD不把另一面也焊上闪存,这样容量就能做到1TB。

        这样的做法将导致三星840PRO SSD的性能出现严重衰退,SSD厂家试图通过优化算法设计将性能衰退降到最低。至少现在三星840PRO SSD的最大容量仍为512GB。

        我们可以通过两块三星840PRO 512GB SSD组建RAID 0磁盘阵列系统,达成1TB容量,并且能让三星840PRO 512GB SSD发挥出两倍的性能。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5教程:BIOS中如何打开RAID模式

    教程:BIOS中如何打开RAID模式

        原本我们以为PCI-E SSD使用步骤繁琐,孰料它的使用步骤简单到和普通硬盘一样。反倒是我们组建RAID0磁盘阵列系统需要进行设置。 

      用户构筑RAID 0阵列系列步骤非常简单,只需在BIOS中轻松几步设置即可搞定。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两块相同容量的硬盘,连接在SATA3.0硬盘接口(SATAII接口速率已无法满足SSD组RAID的速度需求),开机后按“DEL”键进入BIOS界面。笔者以技嘉Z77X-UD3H主板的BIOS设置为例:

    RADI0新玩法 三星840系SSD狂飙千兆/秒
    主板BIOS界面中的SATA硬盘工作模式选项

         我们进入“集成外设”(Peripherals)菜单后,将光标移动到“SATA模式选择”(SATA Mode Selection)选项,该选项是调节磁盘控制模式的,如上图包括IDE、RAID以及AHCI模式。

    RADI0新玩法 三星840系SSD狂飙千兆/秒
    选择RAID模式后的BIOS界面

        由于要组建磁盘阵列,我们将选项调成RAID模式,然后回车确认。最后按F10保存退出,即可完成在BIOS重打开RAID模式。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6教程:如何手动设置RAID参数

    教程:如何手动设置RAID参数

      当BIOS保存重启后,会出现下图的画面“Press <CTRL+I> to enter Configuration Utility...”,你需要同时按下CTRL+I两个按键,即可进入RAID界面: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RAID界面提示信息

        注:由于本次测试的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速度快,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到RAID提示界面就一闪而过,我们建议用户直接按<CTRL-I>,进入RAID界面;或者按“TAB键”以及“Pause Break”慢进。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RAID菜单

      上图为RAID菜单,其中设置界面中按“1”键是创建RAID磁盘,按“2”键是删除RAID磁盘,按“3”键是复位不需要组建的磁盘,按“6”键是退出。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组建RAID选项

    上图为组建RAID的基本信息,

    其中第一选项为RAID磁盘取名,一般选择默认即可。

    在第二个选项中按左右选择RAID 0。

    第三个选项按空格,选择你需要建立RAID 0的硬盘,这里笔者仅有两块硬盘,所以选项并没有激活,但如果你有三块或者以上的硬盘,则通过空格键选择需要组建RAID的磁盘。最后在选项Create Volume回车,并且按“Y”键保存。至此,你的2块硬盘已经组建成RAID 0,按Esc退出,重启。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组建成功的RAID信息

      上图是已经组建好的RAID磁盘系统,接下来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笔者就不一一讲述了,方法和单块硬盘安装系统的步骤一样。

    RAID 0阵列使用优缺点:

    优点:

    1、保持两块硬盘容量

    2、获取至少195%的性能

    3、设置和组建简单

    缺点:

    1、主板芯片组暂时未能支持Trim功能,SSD持续使用较长时间后,速度出现衰减。

    PS:机械硬盘无此问题。

    2、无法使用Ghost软件备份镜像

    PS:SSD安装系统超快,不亚于Ghost还原镜像文件。

    注意事项:

    1、最好组建RAID 0的两块硬盘容量、性能相同。
    2、组建好的RAID 0阵列的磁盘不可以将其中任意一块硬盘格式化或者分区,否则数据将全部消失。
    3、组建好RAID 0阵列的磁盘转换成别的RAID模式后,磁盘数据会丢失。反之两块无RAID模式的磁盘变为RAID 0阵列后同样数据会丢失。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7最大速度PK:PCI-E超出2.5倍

    ●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读取2636MB/s;写入2550MB/s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三星840PRO 512GB SSD:读取1110MB/s;写入1050MB/s

      BIWIN 1TB PCI-E SSD在ATTO DiskBench 队列深度4测试中,最大读取速度达到2636MB/s;最大写入速度达到2550MB/s。

      三星840PRO 512GB SSD在ATTO DiskBench 队列深度4测试中,最大读取速度达到1110MB/s;最大写入速度达到1050MB/s。

        小结:BIWIN 1TB PCI-E SSD的最大读写速度达到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2.5倍之多。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8持续读写速度PK:PCI-E缩超1.5倍

    ●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的CrystalDiskMark测试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CrystalDiskMark测试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BIWIN 1TB PCI-E 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1476MB/s和1344MB/s;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持续读写速度分别为1073MB/s和903.2MB/s。

        点评:BIWIN 1TB PCI-E SSD的性能优势从最大读写速度的2.5倍,下滑到持续读写速度的不足1.5倍。

    产品:840PRO(512GB) 三星 固态硬盘

    9基准测试:BIWIN 1TB PCI-E稳定依旧

    ●PCMark7计算机整体性能测试

        首先进行PCMark7跑分测试,并选取了PCMark7的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分数作为评分对象,Secondary storage score分项着重测试计算机从盘的硬盘性能。

    ● PCMark Vantage测试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Futuremark正式发布的“PCMark Vantage”,而且这个新版本是专为Windows Vista 32/64-bit打造,不再支持Windows 2000/XP。

      PCMark Vantage测试项目包括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等共八个项目。

    1、BIWIN 1TB PCI-E SSD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5714(PCMark7)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BIWIN 1TB PCI-E SSD:58275(PCMark Vantage)

    2、三星840PRO 512GB SSD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三星840PRO 512GB SSD:5693(PCMark7)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三星840PRO 512GB SSD:56974(PCMark Vantage)

        小结:两大磁盘阵列系统的PCMark7、PCMark Vantage硬盘分值大体相当。

    10火星撞地球 SSD组建RAID靠谱吗

        我们通过本次测试项目的相关分值进行加权计算,PCI-E SSD对比两块SSD组成的磁盘阵列,整体性能超越为8%,虽然在性能上未能领先SATA RAID0接口的SSD,但是在稳定性能方面,拥有高带宽的PCI-E接口则占尽优势。

        BIWIN PCI-E SSD用mSATA组合而成的PCI-E可以灵活的变化容量,即容量可扩充。使产品容量弹性化。而普通固态硬盘目前市场最大容量为480GB,且容量无法增加。BIWIN PCI-E SSD采用灵活的mSATA SSD模组搭配结构,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组2/4/6/8个mSATA SSD,可方便灵活地扩充存储容量,进行系统升级;目前主流2.5" SATA3接口SSD容量最高为512GB,而PCI-E SSD可提供256GB-1TB超大容量选择,满足企业工作站对存储设备大容量的需求。

    起步1000MB/秒 最强1TB固态硬盘争霸战
    “裸奔”的公版LSISAS2008主控存储卡

        一方面两块SSD组成RAID0阵列系统,并没有专门的主控芯片进行算法控制,读写运算基本都是并行两块SSD处理,一旦数据发生问题,必然导致数据的毁灭。而BIWIN PCI-E SSD则具备更多的安全优势。

        二是PCI-E SSD除了有专门的中央主控芯片进行算法控制,根据优先级别选择单块或者多块SSD进行并行计算。它表面上分值不如两块SSD组成RAID0阵列系统,实际上却有利于提高寿命,本身企业级PCI-E SSD强调可靠性,否则这么高的读写速度,配备MLC闪存,以高吞吐量的数据写入,将透支MLC闪存的寿命。

        RAID0在诞生之初,主要针对机械硬盘,并非针对SSD固态硬盘,RAID0和家用诸如家用领域应用的轻负载数据吞吐量尚能应付。笔者需要提示大家,我们在前面见到的8块浦科特256GB M3P SSD组成的磁盘阵列,是由专门的磁盘阵列存储卡搭建,本身由中央主控芯片进行算法控制。

        如果你在重负载数据吞吐量下使用性能强劲的三星840PRO或者M5P SSD搭建RAID0系统,最好考虑一下SSD的使用寿命。

    11产品参数对比

    单纯从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分析,2块SATA3.0 6Gbps 三星840PRO 512GB SSD,纵使它的单块性能再强;面对8块mSATA 6Gbps SSD组成的超级磁盘阵列,用什么词语才能来形容如此大的悬殊性能差距呢?双手难敌八拳。

    孙玉亮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周热门固态硬盘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