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闻异事 在你周围突发的硬件状况
网络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电脑故障问题,有些问题常见而不足为奇的,也有些问题是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很少在我们身上发生,那么这些状况究竟是否应该值得我们去重视呢?我们今天也一起来看看那些突发的奇闻异事。
问题本身大小因人而异,可能从电脑死机到主板烧毁在不同的描述中严重程度也不一样,群众不同的答复也让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大家所重视,或者一些问题开起来搞笑,但实际上的确在一些时候造成我们的平台或者系统出现故障,我们下面的内容也做了一些简单收集,来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盘点 在你周围突发的硬件状况
硬件篇
关于平台硬件本身,发热,变形,稳定性是我们最为关注却不能左右的情况,例如插槽,风扇扣具等等是否影响着我们硬件?
软件篇
有些设置本意是为了达到我们更好的使用体验,但事实上根据很多新硬件的设计,这些系统设置根本不适合我们当前的使用环境,
操作篇
很多出人意料的状况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操作上,例如硬性拔优盘,也许一万次都不会出现问题,但也许第一万零一次的时候就可能直接烧掉的你产品...
我们今天的内容也会结合这三个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突发状况,也可能是一些我们平时的知识盲点闹出来的搞笑错误,罗列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没有搞错 小心内存崩坏主板插槽
如果说涉及到内存上物理损坏的原因,大家会本能的联想到金手指,其实我们日常使用中有很多原因造成金手指出现问题,事实上连最基础的插拔都有可能造成损害,而且不是单方面的。
简测:怪内存还是主板
之前从论坛中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位网友在为主板清理灰尘的时候想要拔掉内存,但发现内存卡在内存插槽内,之后用力过猛,竟然直接把内存卡槽直接从主板上拔了下来,结果两败俱伤。
为了考证一下究竟难插拔的责任在于内存还是主板,下面笔者也简单抽取了几款内存来试试在金手指方面,是不是产品还有不同的宽厚度。
产品一
产品一测试成绩
通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产品一的金手指厚度为1.25mm。
产品二
通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产品二的金手指厚度为1.29mm。
产品三
通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产品三的金手指厚度为1.26mm。
产品四(带保护壳)
通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四的金手指厚度为1.27mm。
四款内存产品的金手指厚度全部存在差值,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误差的差距。但事实证明,0.03~0.05毫米的厚度对于主板插槽来说,插入的程度一定是有影响的,而且针对很多可以合理插入,当使用时间过长后,拔出困难的问题也可以证明内存金手指在非正常模式下插入到主板内,拔出时候自然困难加倍。
同时现在单边卡扣的内存主板也很多,这类插槽在一些时候相比双边卡扣的主板更难插拔,加上如果机箱内的温度过高,长时间之后内存插槽的积灰等等都会加剧难插拔的现象。
由于散热和超频的潜质较好,宽版内存是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首选的内存产品。如果你选择做双通道或者多通道的内存组合模式,在遇上难插入的问题上几率更大,同时主板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3硬盘SATA接口断裂及PCB板受潮
关于硬盘的硬件故障问题,很多朋友联想到就是坏道,但其实机械硬盘应该属于所有硬件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造成物理损坏的产品,PCB版的脆弱以及内部高转速磁盘的脆弱性都时时刻刻影响着产品的寿命。
致命震荡
在一次硬盘测试中,笔者本身平台是没有机箱的,硬盘也放在了明面上,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机械硬盘从不到10厘米的地方摔落,之后硬盘发生巨大响动,全盘报废。
闲置硬盘的保护
笔者家里有一块闲置的160GB机械硬盘,里面是珍藏多年的动画片数十部,由于长时间不使用也没有妥善的保存,只是将其放在里柜子内。当近日再次取出时,发现连接电脑无法使用,后来经过去维修处查询,得之是PCB板受潮,基本无法挽回。
笔者家中受潮的老式机械硬盘PCB板
接口也要注意
其实硬盘接口,包括固态硬盘在内,其实受到外界影响并不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卖场中,也能够偶尔看到有用户拿着断裂SATA接口的硬盘去维修。
家用NAS开始兴起,而很多NAS的设计就是依靠支架来支撑硬盘的重量,当然这两个大家伙放进去让整体的重量也倍增,前面链接机械硬盘的接口看着也比较脆弱,建议用户直插直取,勿要晃动。
无论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SATA接口的设计并不算牢固。无论我们使用硬盘盒或者其他装置来使用硬盘时都应该注意在接口上的轻插轻放。
本页的内容提到了很多关于硬盘的意外事故,所以笔者强烈建议大家选购一个硬盘保护盒,防除静电、灰尘、潮湿等等环境因素导致的硬盘受损。
4什么硬盘盒!SSD移动硬盘不如U盘快
固态硬盘正在快速度的普及到用户群众,做为2.5寸的硬盘尺寸,同样可以做为移动硬盘外置使用,那么固态硬盘做移动硬盘性能又会是如何呢?
目前的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读取速度都维持在500MB/s左右,写入速度最高也能达到400MB/s左右,但很多朋友在使用硬盘盒做为外置移动设备后,性能大打折扣,这虽然是一个很常识性的问题,但在网上依然广受讨论。
简测分析
下面是我们曾经在文章中测试过的256GB固态硬盘配合硬盘盒的测试成绩,今天拿出来也为大家做为参考:
USB3.0硬盘盒+256GB固态硬盘
我们选用的是配置USB3.0接口的硬盘盒,和笔记本硬盘一样,我们将固态硬盘做为容量存储设备。
固态硬盘+硬盘盒的最大读写速度
能够看到数据和固态硬盘硬盘本身有很大的出入,而非一些用户认为的固态硬盘做为移动设备使用同样有可观的速度保证。因为移动设备最终受限的还是接口,而非所谓的载体速度,所以无论你的硬盘性能如何,最终还是考研接口以及硬盘盒本身的质量。
在USB2.0硬盘盒中的表现更不如意
我们也拿到了另外一款USB2.0硬盘盒,来简单测试一下固态硬盘的速度。
其实关于固态硬盘做移动设备的性能高低问题很小白,但大家平时可以注意一下,在论坛以及百度知道中,经常有人去质疑移动硬盘的速度取决于载体。的确,因为目前2.5吋机械硬盘的性能还没有达到USB3.0的上限,所以当SSD也使用USB3.0时,速率的不正常也是正常的。
5拒绝硬插硬拔 主板变形原因何起
很多朋友都知道自己的主机在使用一两年后,可能显卡的PCB板或者主板都有少许的变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问题的呢?这个问题又是否需要我们解决呢?
PCB变形原因
对于主板来说,变形的危害最严重可能导致PCB断裂,而且本身对于主板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下面一件事也是笔者朋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由于夏天炎热,朋友家里的电脑长期处于没有机箱侧盖的状态,他认为这样对于散热更好。有一天,在傍晚关机的时候,电脑已经确认关机,但并没有拔掉电源,其直接拔掉了内存想清理灰尘,不了电闪雷鸣,从内存插槽内火花四溅。过后自己查看,发现其主板弯曲程度明显,并且从内存卡槽开始断裂到主板边缘。
PCB板变形越来越常见
其实PCB板变形原因无非以下几种,这也纠正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操作恰恰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1.机箱内部受力不均
2.螺丝不匹配,长时间造成主板变形。
3.部分主板人性不够,配合过大的散热器造成变形。
4.长期的受潮,导致内存插槽等磨具变形
5.碰撞,震动等造成的电容脱落以及PCB变形
其实平台外放不单单用于公司或者测试平台,很多用户在家里也使用像笔者测试平台一样的做法。但是长期如此最大的危害就是受到空气潮湿的影响,笔者在前一阵擦拭平台时,灰尘已经不是灰尘了,而是一层泥。想必这样的情况在夏天会更为严重。
大散热器以及无风扇的超大显卡目前在高端DIY主机上越来越多,当然对于主板的负担也更大。其实PCB板的结实程度与层数关系不大,如果用料够好,那么主板的抗扭曲能力必然更强。
6总结:我们总有无法避免的失误
我们今天的内容中只是简单归纳了一些笔者能想到且大家最有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也许并没有标题中那么的奇闻异事,但如果真的发生之后,很多后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失误始于操之过急
急性子是难免的,像我们在文章刚刚开始提及到的插拔优盘问题,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不可能希望大家一定要去纠正它,但事实上类似的情况都是造成最后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硬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但也绝对没那么坚强。
气候因素值得注意
我们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到了潮湿两个字,没错,因为绝大多数硬盘都涉及到PCB板,而长期的潮湿以及高发热都对其有着影响,其实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城市,在夏天电脑使用环境都值得注意,
长期暴露在外的平台
记得大学时候,每到暑假结束回到速度,北方城市的床被都容易发霉,何况有些朋友直接将电脑放在地上,PCB板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短路断裂等等因素都是潜在的状况。
总结
我们今天的内容主要是指引性的建议,毕竟一些情况和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大众化的,本期内容的关键词就是:环境,也希望让大家意识到优秀的环境对于硬件的保护有多大,反之又有多深。
我们在下期文章中也会为大家归纳一些在软件方面放生的奇闻故障,也希望我们这种主题的文章能一直做下去,如果在读者朋友身上或者你周围曾经发生过一些故障故事,也可以在评论栏中和大家分享或者与笔者联系,我们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也会把你的经历和教训总结给大家。
7饥饿鲨Vertex 4详细参数
问题本身大小因人而异,可能从电脑死机到主板烧毁在不同的描述中严重程度也不一样,群众不同的答复也让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大家所重视,或者一些问题开起来搞笑,但实际上的确在一些时候造成我们的平台或者系统出现故障,我们下面的内容也做了一些简单收集,来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奇闻异事。
孙玉亮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