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也讲互联网 SSD更要低价普及
正当我们还在沉寂在399元买一块128GB SSD之际,256GB SSD不断逼近500元关口,随着SSD固态硬盘的快速普及国内市场,在硬盘产品线产生的话题越来越多,就连AMD涉足推出Radeon R7系列SSD。也许在当前硬件行列中,只有硬盘仍然是一个供需平衡的产品,它的话题越多,也说明了市场的热度越高。
SSD价格你满意么?近期硬盘新闻事件解读
2014年,硬盘产品线进入了一个全新高度,无论机械硬盘还是SSD,两者分别在市场中加大技术投入来吸引用户的关注。机械硬盘这棵老树开新花,有不少衍生品。步入互联网时代,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模式风靡IT行业,传统机械硬盘应用于互联网,诞生出NAS网络存储硬盘,它的售价比普通硬盘高不少,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的直观容量,重要的性能表现,对于周边设备的互动应用,硬盘的价值不在单单是存取数据,而成为了更能影响电脑整体性能的核心部件。我们在今天的文章中也将结合一些目前用户讨论的热点话题以及新闻事件和大家一起看看硬盘产业当前的现状。
作为一个不断成长并且占据越来越广范围的产品线来说,SSD固态硬盘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用户对于下一步装机计划的举措,每个时间段对于行业以及市场的分析非常有意义。离2014年完结还有4个月,SSD固态硬盘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今天我们将结合近期大焦点问题来看看SSD在接下来短时间内的走势分析。
2AMD奉旨官泄OCZ下代旗舰级SSD?
近期风头正劲的AMD Radeon R7系列 SSD渐露峥嵘,随着它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包括各种拆解、官方信息表明它采用的是东芝A19nm闪存。这不等于官泄OCZ还没发布的下代旗舰Vector180,现在昭告天下Vector180啥性能?
AMD Radeon R7系列SSD官网简介
AMD Radeon R7系列SSD的核心部件:①Barefoot3 M00主控;②东芝A19nm Toggle DDR2.0 MLC闪存。AMD R7 SSD并不是Vector150换个马甲,因为Vector150采用Barefoot3 M00主控,用的却是东芝19nm闪存(而非更先进的东芝A19nm闪存)。
那么AMD R7 SSD和Vector180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它是不是拿Vector180换个马甲?答案也是否定的!
仔细对比OCZ Vector180和AMD Radeon R7系列SSD的PCB板,Vector180具有企业级的特性,大家注意看它带有6个钽电容,这么一个“小黄豆”至少得5美金!AMD R7 SSD则是Vector150的PCB板型。
说到这里,我们大体理清AMD R7 SSD的来龙去脉:它采用Vector180的“Barefoot3 M00主控和东芝A19nm闪存”,用的是Vectoe150的PCB板型。它具有Vector180的大部分特性,但它的性能不等同于Vector180。
编辑点评:三大一线SSD厂家,三星850PRO、浦科特M6PRO尘埃落定,仅剩OCZ Vector180扑朔迷离,至今为止,我们仅仅看到它的PCB板和官方标称性能,它的实物外观、实际性能仍未可知。OCZ作为东芝的“亲儿子”,其替身AMD R7 SSD犹抱琵琶半遮面,Vector180欠的是踹出阎王殿的那一脚。
3SSD价格满意么?256GB即将499元
ZOL SSD频道正组织超过10款 256GB SSD横评,从SSD厂家送测的产品来看,有关于240-256GB SSD两大利好消息:①SSD厂家送测一款256GB SSD,已经量产上市,零售价格为529元,这刷新了256GB SSD的零售底价(特价不算)。②性能比浦科特M5S略强的代工大厂,490元在ZOL SSD频道推出240GB SSD爆款活动。
打个码 529元256GB SSD
529元 256GB SSD在这里先不说是哪个厂家,避免打广告之嫌,笔者透露一些和厂家名字无关,和SSD品质有关的信息:这个SSD厂家有自己的闪存晶圆切割、封装、测试工厂,以及SSD生产流水线。
初步测试了下AS SSD成绩,非压缩数据的顺序读取速度492MB/秒;顺序写入是206MB/秒,读取速度还行,写入速度略慢,初步判断这是美光20nm IMFT同步MLC闪存颗粒。至于什么主控,需要拆开SSD才好判断,初步估计要么是SF2281,也有可能是JMF608之类的。
话说529元买256GB完整容量(这下16GB没给挪去当OP冗余缓存)、买到尚算主流性能的SSD,你满意么?哪个SSD厂家再踹上一脚,256GB SSD就到499元的份了,这妥妥的普及前兆。
即将爆款特价490元的FengLei 240GB SSD(附评测)
说好的490元爆款价格、比浦科特M5S性能更强的240GB SSD有无确切消息?共计50块参与爆款活动的240GB SSD确定来自代工大厂yunze(昀泽)旗下品牌FengLei,型号为H8066,闪存/东芝原厂19nm、主控/慧荣SM2246EN,大致在9月3日10点上线。
编辑点评:240-256GB SSD普及加速,就笔者拆解的多款500-599元区间的240GB-256GB SSD,它们做工、用料均相当不错,并非所谓的山寨小厂出品。而且它们的性能表现符合主流标准,读取在490-500MB/秒,写入在200-320MB/秒。
4不换思维就淘汰 硬盘也要互联网
这年头,IT产品前面不带个互联网的前缀词,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了。垂垂老矣的机械硬盘行业,很快推出NAS网络存储硬盘,这妥妥的互联网思维,板砖一块的硬盘顿时显得高大上,还能卖高价。NAS网络存储硬盘选什么好?笔者就自己的测试体验和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总结。
本周ZOL 内存硬盘频道对HGST 4TB 高速NAS专用盘进行测试,在此之前,诞生两款特别有共性的低转速NAS硬盘:1、西数NAS红盘;2、希捷NAS专用盘。
西数2TB NAS红盘
西数NAS红盘基于消费级5400转绿盘,“主控和马达控制器芯片”升级为企业级标准 ,简单点说,NAS红盘是一款混合型产品,它介于消费级硬盘和企业级硬盘之间。西数擅长营销的一面,这点值得称道,尤其是它的颜色硬盘战略,红色象征喜庆,这款NAS硬盘卖得最多。
希捷NAS专用盘同样基于消费级酷鱼硬盘,它的转速稍高,达到5900RPM;它的主控和马达控制芯片同样升级到企业级标准。希捷在营销方面比较沉闷,产品推出时间晚,口碑还没起来。它和西数一样,具备有自家特色的NAS技术,拥有节能上的优势,特别是多硬盘配置的NAS网络存储器 ,低转速减少震动。
而HGST就显得有点另类,它早前把3.5吋消费级硬盘产品线转让给东芝。换而言之,HGST的NAS专用盘基于7200RPM的高转速企业级硬盘,其盘片的品质、硬盘架构、核心部件均为企业级标准。HGST NAS专用盘标称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0万小时,这个显得谦虚了,它还应用了企业级硬盘的节能降温技术,因为服务器主机本身就是多盘位的,挂靠的硬盘比NAS多得多。
不过笔者仔细揣摩重量,也发现了一些门道,HGST NAS专用盘的基因天生优秀,不过它的690克重量,如果笔者没判断错误,它应该是5碟4TB技术;而西数、希捷NAS专用盘的性能没有HGST那么猛,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两款硬盘是4碟4TB技术。
说到这里,笔者抛砖引玉完毕,最终的选择权交给网友们,西数红盘、希捷、HGST 4TB NAS专用盘的售价均为1399元。
5机械硬盘会被取代么 答案是?
传统硬盘市场过去几年来一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不利影响。最大的原因当属PC产业的萎缩导致对硬盘需求的减小。另外,随着笔记本电脑的不断轻薄化,厂商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固态硬盘。
希捷CEO承诺明年推出10TB硬盘,然而在国内零售市场,家用硬盘的最大容量仍为4TB。在家用硬盘的容量没有显著增加,且价格下跌的情况之下,500GB-1TB硬盘已很难引起潜在用户关注。
时隔近两年,1TB硬盘售价350元,降价135元。
表面上看,机械硬盘厂家的整体出货量和去年相当,实际上到了零售市场,早已经是千疮百孔,每况愈下。硬盘出货量主要集中在OEM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云存储、数据中心等等。
相对SSD疯狂降价,机械硬盘降价幅度就没有那么诱人;
2TB硬盘现在售价为520元,降价幅度120元
去年128GB SSD还卖600多元,现在256GB SSD的零售价格已经杀到529元,跌破500元也就年内的事。选择SSD的Diy玩家越来越多。台式机硬盘的需求减少,机械硬盘厂商早已不再重视零售市场,只怕明年机械硬盘的前景更加黯淡。
编辑点评:相对SSD厂家的快速适应和反应能力,机械硬盘犯了“大企业病”,在危机之中反应迟钝,具体表现在产品研发定位、价格涨跌无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里送给机械硬盘厂家们。
6Q4市场看点:厂商三大标新立意
在过去的8个月,SSD厂商和机械厂商在此消彼长,SSD的红火,背后是机械硬盘的萧条。相对SSD产品的百花齐放,机械硬盘产品乏善可陈。在剩下的4个月,整个硬盘行业有什么看点?笔者总结为三大标新立意。
标新:PCIe的逆袭
M.2 PCIe SSD高昂成本,暂未普及
自从6月份Computex2014之后,M.2接口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从M.2 SSD在过去2个月的表现来看,它仅仅算是及格。M.2接口用于取代mSATA接口,然而厂家更多的将M.2接口走SATA3.0 6Gbps总线,看来PCIe SSD的普及还是遥遥无期。
可喜的是,诸如一线大厂OCZ、二线副厂FengLei基于原生PCIe接口,推出大容量、低价格PCIe SSD(显卡形状)。说好的M.2 PCIe SSD呢?我们还是乐观估计明年有所突破吧,M.2 PCIe SSD对闪存的P/E寿命要求颇高,成本并不利于它的普及。
立意:SandForce推发SF3700新品
SandForce SF2281主控众说纷纭,企业用户对它钟爱,家庭用户对它无爱,说到底还是家庭用户对性能更为敏感。不要紧,即将大规模推出的SF3700主控性能逆天,有望洗刷SF2281的冤屈。现在金士顿基于SF3700主控率先推出两款多系列SATA3.0 6Gbps、PCIe SSD。
进步:旗舰级当入门级卖
说到新品必然要谈到价格,事实上高端旗舰级SSD正在默默的向入门级靠拢,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经常提到分级:入门级与旗舰级,但2014年固态硬盘会向一个更为理想阶段前进,那就是让大家能够用更低的预算换回更高的性能:厂家将去年的旗舰级性能应用在今年的入门级SSD。
最后
我们用简短的内容分析了硬盘行业动态,受限于篇幅,可能还有一些内容没有提及到。总之,2014年SSD的起步要比去年好太多,那么跳板之后的SSD如何表现,我们拭目以待。而机械硬盘在今年发布了6TB硬盘,8TB硬盘已应用OEM领域,10TB硬盘也箭在弦上。
一边倒的局面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当我们看到SSD的风景独好,也希望机械硬盘迅速适应跨产品线的竞争,推出容量更大、价格更低,更适合用户的硬盘产品。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