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看那些国产硬盘的故事
行业竞争,优胜劣汰,无论因为什么而走下舞台,想在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说处理器和显卡是高端作业,那硬盘也同样是具有精密技术的产业线,当前的机械硬盘市场上唯独2-3家厂商你追我赶,对比其他硬件来说,品牌效益更容易让人信服。固态硬盘的国产第三方厂商逐渐增多,但单单在机械硬盘上面,多少年的格局在没有改变过了。
早在家用电脑刚刚在国内普及时,一批国产品牌的硬盘厂商也拢获了部分用户,但终究由于无法跟上快节奏的发展而渐渐退出了市场,当国产品牌彻底放弃了机械硬盘市场后,开始慢慢把目光转向其他存储产品线上,像优盘、内存和现在的固态硬盘等等。试想,如果这些品牌能够走到现在,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讲,国产硬件会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它们还在 回看那些国产硬盘的故事
如果老存储厂商们发展到现在,也有可能改变国内市场的一些走向,但终究硬盘是个小范围的产品线,不是台式机品牌,更不是能接应社会的影响力产业线,就像小霸王也要出手机一样,可不见得还会其乐无穷了。
如果它们还在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现在也许会活在很多用户的主机中当作仓库盘。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不知道会不会也因为泰国洪水价格翻番。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国营场的做工能不能放心。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会不会是现在的三分天下。
提到存储,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最早的印象莫过于那一张张装在纸袋或塑料盒里,5.25英寸或3.5英寸的软盘。而年纪稍大或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则还会列举出8英寸软盘、打孔纸带、数据磁带甚至磁芯存储器等。可如果问起那时的存储设备里有多少是国产品牌时,却没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不是人们不知道,而是那时真是一片空白。
在第一批家用电脑流行时,笔者还是个小学生,在当时对于品牌的认知以及了解完全不够,而做为编辑去收集这些材料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继续去关注了解的地方,如果你有过这些产品的使用经验,也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
2都有耳闻:易拓木星和昆腾硬盘
如今的国内品牌是没有了,但全面的代工成为了新“中国品牌”,在国内工厂中制造装订运送到国外,在从国外运回国内销售,难道非得走这个形式么?
而曾经我们自有的硬盘存储技术也同样创造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场,直至近日这些品牌仍然被很多人记忆犹新。
算不上昙花
易拓科技是十年前开始起步的国内硬盘厂商,其曾在一段时间内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由于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故障率与性能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渐渐的消失在了消费者的目光中,就算现在淘宝上仍然可以搜索的其相关产品,但却极难得到什么关注。
当时在市场中有一定份额的易拓木星系列3.5寸硬盘
易拓硬盘做为和IBM同一时期走向低谷的存储产品品牌,在几年前虽有很好的市场缘,凭借一时过硬的做工而给国内的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也有人说易拓是IBM的硬盘换了标,也有人说易拓是当时日立环球存储的供应商,还有代工协议,当易拓退出市场后,争论话题瞬间增多了。
当易拓退出后,其依然在进行着盘片和磁头的供应,而当时的硬盘技术还停留在玻璃盘片的年代,之后发展成铝制盘片,反响较高的一代易拓单碟80GB产品,也许至今仍然活在某些消费者的主机里。
在07年,经过合资改制的易拓硬盘产销量突破2000万台,客户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赢得了众多荣誉。当时的中国易拓已是能与希捷、西数、日立、三星比肩而立的国际品牌。
昆腾不是国产品牌
有人认为昆腾也是国产品牌,这其实不对。在2000年前,美国品牌昆腾火球硬盘也曾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但由于长期因为主控芯片故障率太大,几年后便被目前国内的硬盘主要代理商迈拓所收购,但至少其在当时仍被一部分用户所喜爱,如今也算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回忆,容易让人与易拓混淆,认为也是夭折的国产品牌之一。
当然最后迈拓也被希捷收购了,大鱼吃小虾的事情也发生了。
3国营场的故事:浓郁的国文化气息
国营与长城
“国营与长城”是中国制造的代表词语,无论你的家乡在哪都会听到:国营一场二场之类的名称。长城更是纯粹国文化代表,从汽车到电源都被冠名为“长城”,硬盘也不例外。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一块硕大的硬盘上粘贴着“国营建南机器厂”的标签,浓厚的国产气息也给出了我们也曾拥有100%独立技术的硬盘产品。
长城硬盘的故事
1999年5月21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当日开幕的全国计算机产品北京展览交易会上,长城集团推出了第一块中国自主生产的8.6GB高速硬盘。媒体欢呼,我国计算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
与IBM合作,这一下让国内的厂商开始了代工之路,接下来的十年时间我们在也没有遇到过国产机械硬盘的消息,在一个技术奋起的时代,我们只是险些成功,可失败后再也难迈出脚步了。
在12年前,长城硬盘凭借小容量的产品打入进了低端消费级市场,后来不断提高容量20GB、30GB产品开始向中端市场进发。长城要向属于洋品牌天下的硬盘市场发起挑战,力图占据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中国人终于可以用上自己的国产硬盘了。在99年的5月,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展示了第一块中国自主生产的8.6GB高容量高速硬盘,在整个中国IT界引起震动,同时受到了当时西数和希捷等国际大厂的关注。
在2007年长城硬盘所占市场份额:计算机硬盘磁头的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二;计算机硬盘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五,国内第一;拥有国内唯一的一条完整的盘基片生产线,是世界第二大盘基片专业制造商,占据全球盘片产量20%的市场。
小结:长城硬盘的局面并没维持多久,由于质量事故频现,进入2001年之后长城硬盘市场逐渐走低。长城市场部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得不承认:“根据市场反馈回来的消息,我们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为此我们正在对产品生产线做进一步调整。”
目前希捷、日立和西数等生产线有一部分仍在国内进行合作代工,例如无锡和珠江三角等地。十年过去了,硬盘产业也被三大巨头彻底吃死,回顾这些国产老物件儿,兴叹之余也无处可以寄托希望,中国能否再次实习硬盘制造技术,这个话题只能放到讨论栏里继续说下去了。
4转战SSD 国内做工与外商品牌比拼
远离了机械硬盘之后,固态硬盘的开发让国内厂商看到了新的希望,虽然SSD终极技术还无法创新研发,但应用第三方的核心技术来实现自主产品的开发依然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固态硬盘的核心技术是主控,其次闪存颗粒的选取是第二道工序,目前世界上的独立主控厂商大家耳熟能详,Sandforce,Marvell,Indilinx,而Sandforce又有点像手机上应用的安卓系统,大家都来用,所以早就了国内的固态硬盘一顺全部使用的是这款主控。
细看国内SSD做工
我们或许需要从每个细节寻找答案
说白了,多少钱办多大事,谁愿意下成本谁就能有好性能,在千篇一律对于主控的描述以外,人们都在忽视着闪存颗粒对于固态硬盘的影响。而高端和入门级产品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闪存颗粒的选取。笔者在两个月前曾测试过一块国产的60GB固态硬盘,速度直逼240GB,而文章最后也给出了为何会有如此的效果,实际上对于颗粒的投资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走向。不捧不丑 60G/SSD速度为何直逼240GB
随后我们也选取了一款国产240GB的产品进行拆检,在内部构造上,目前的固态硬盘厂商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的确目前国产固态硬盘内部的做工还不够精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SSD配置减震垫以及上下双螺丝来固定PCB盘体,对于并不会拆开来看产品的用户来讲,我们的拆解演示十分有必要。(封条是有保修功效的)
SSD行业正在进行第二轮价格战,国产SSD厂家缺乏有效的议价手段,目前开始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当一线厂家卖出二线价格的时候。而国产产品有个优势,一个是本土自销,在成本上必然更低,二来部分厂商背后是国家科技的支撑,同时国家对固态硬盘也有一定的项目研究支持,如果能够继续提高产品的综合素质,国产SSD市场不可低估。
小结:把固态硬盘做为存储产品发展的新领域是目前国产厂商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利润还是发展上看,SSD都将是未来几年的重头产品,完全超越机械硬盘的影响能力。如果你能从本页中得到更多信心,目前数家国产固态硬盘产品还是值得购买的。
5总结:时光荏苒,何盼国文化新生?
1984年,在北京马甸桥附近祁家豁子的一个招待所里,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率领十几个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微机开发小分队”。经过数月的奋战,1985年4月,中国第一台PC样机——长城0520CH终于研制成功,性能超过了IBM PC。同年6月,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发布后立即轰动一时。
当时的长城0520CH虽然开创了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先河,但包括CPU、硬盘、操作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控在外国跨国公司的手中。数年之后,大多国内计算机生产企业仍是为国外厂商进行整机组装的代工工厂。
当今天的国内市场充斥着山寨和二次生产时(翻新),对于整个电子产业而言,应该迈步的地方不单单是一个产品线。硬盘行业只是一个细小的角落,我们看到了曾经的昙花一现和如今的没落,当我们自己的工人去为别人造产品的同时,应该想想,我们究竟欠缺的是什么?
拥护国货?
时间不等人,当电子产业逐渐把脉更广的领域时,我们依然很难收到更有价值的国产商品,而就算有,又有多少人真心的去关注和支持呢?
拥护国货,更像是一个可笑的口号,无论从用户到媒体对于国货的态度都像是借机炒作和借机起哄,终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从研发、生产、销售、购买、回馈,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一种几乎根深蒂固的关系很难改变。
原创存储技术回归国内是否还有希望?
国文化的新生
当大量国产厂商开始进军固态硬盘市场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低价格、高质保,虽然是采用第三方的技术来实现产品研发,但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我们选购的条件会更低,需要的只是更多人的关注与尝试。
有尝试才有回馈,呼声越多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市场,新生产品的推广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体的角度,更有力的产品质量才是上述无论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受益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IT青春期已过的今天,如何迈步,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6金速C25详细参数
如果老存储厂商们发展到现在,也有可能改变国内市场的一些走向,但终究硬盘是个小范围的产品线,不是台式机品牌,更不是能接应社会的影响力产业线,就像小霸王也要出手机一样,可不见得还会其乐无穷了。
孙玉亮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