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优胜劣汰,无论因为什么而走下舞台,想在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说处理器和显卡是高端作业,那硬盘也同样是具有精密技术的产业线,当前的机械硬盘市场上唯独2-3家厂商你追我赶,对比其他硬件来说,品牌效益更容易让人信服。固态硬盘的国产第三方厂商逐渐增多,但单单在机械硬盘上面,多少年的格局在没有改变过了。
早在家用电脑刚刚在国内普及时,一批国产品牌的硬盘厂商也拢获了部分用户,但终究由于无法跟上快节奏的发展而渐渐退出了市场,当国产品牌彻底放弃了机械硬盘市场后,开始慢慢把目光转向其他存储产品线上,像优盘、内存和现在的固态硬盘等等。试想,如果这些品牌能够走到现在,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讲,国产硬件会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它们还在 回看那些国产硬盘的故事
如果老存储厂商们发展到现在,也有可能改变国内市场的一些走向,但终究硬盘是个小范围的产品线,不是台式机品牌,更不是能接应社会的影响力产业线,就像小霸王也要出手机一样,可不见得还会其乐无穷了。
如果它们还在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现在也许会活在很多用户的主机中当作仓库盘。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不知道会不会也因为泰国洪水价格翻番。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国营场的做工能不能放心。
如果国产硬盘还在,会不会是现在的三分天下。
提到存储,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最早的印象莫过于那一张张装在纸袋或塑料盒里,5.25英寸或3.5英寸的软盘。而年纪稍大或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则还会列举出8英寸软盘、打孔纸带、数据磁带甚至磁芯存储器等。可如果问起那时的存储设备里有多少是国产品牌时,却没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不是人们不知道,而是那时真是一片空白。
在第一批家用电脑流行时,笔者还是个小学生,在当时对于品牌的认知以及了解完全不够,而做为编辑去收集这些材料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继续去关注了解的地方,如果你有过这些产品的使用经验,也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