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固态硬盘在行业中创造出的持久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希望了解SSD的朋友,在三星470和830两款系列产品造就出的辉煌市场条件下,三星最新的840/840PRO系列固态硬盘的上市发布,将会是对固态硬盘市场做新的指引。
在2012年第四季度第一批发布新品的三星840/840PRO系列,为爆发年的收尾打响了第一枪,且让第四季度的讨论话题围绕在2个方面:TLC的出现和固态硬盘新纪录的争夺。
事件分析
三星的830系列SSD可以说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之一,在风风火火了这么长时间以后,三星终于决定推出它的继任者——840系列SSD了,做为目前销量长期保持优势的三星旗下SSD产品,此次发力让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技术战争达到了高潮。
三星840是首款采用TLC闪存颗粒的产品,虽然只有有很多厂商试图尝试生产,但最终仍然放弃了这个念头,840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性正在于此,TLC内存,寿命更低价格更低的技术发展,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么?
根据国外媒体Anandtech的报道,三星推出两个系列的840 SDD,其中840 Pro系列将主打高性能市场,使用21nm的MLC闪存,容量64GB起步,512GB封顶;而普通的840系列则面向主流用户,120GB起步,500GB封顶,三星同时发布的两个系列,针对了高端市场的开拓,也承载了对消费级新领域的探索,TLC的成败与否,意义重大。
TLC意味着?
可以说TLC最大的争议就是通过减少读写磨擦来削减使用寿命,TLC是三层单元,而目前在消费领域广泛使用的SLC、MLC三者在物理上很相似,都有类似的晶体管组成,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单元存储的数据比特(位)不一样,其中SLC只有一个,MLC是两个,TLC则是三个。
可以举一个更为简单的例子,同样是16GB(172亿个晶体管)的原始NAND阵列,SLC闪存等量得到16GB容量,ML可以达到到32GB,TLC则可达48GB。像是一桶酸梅茶,本来是一桶,现在要稀释成三桶,问题就出来了。
用寿命换取预算的做法,TLC正是如此。
SLC NAND Flash | MLC NAND Flash | TLC NAND Flash | |
制造成本 | 30-35美元/32GB | 17美元/32GB | 9-12美元/32GB |
擦写次数 | 10万次或更高 | 1万次或更高 | 5000次甚至更高 |
存储单元 | 1bit/cell | 2bit/cell | 3bit/cell |
目前TLC的P/E仅为1000,是MLC的三分之一,SLC的百分之一,这样的原因可能要追究到半导体晶体管的化学原理上,我们也不做过多说明,总之每一次的P/E值消耗都会导致闪存内部硅氧化物的损耗,TLC的工艺更低,自然耐用性就更差。
关于TLC的掉速猜想目前还无法证实,但的确由于成本问题受到电压影响,后期的性能削减可能会更快。另外闪存的磨损会带来更多的错误校验,越到后期,由于性能的削减,纠正错误的负担越大,导致整个闪存颗粒变为废块。
事件总结:三星840系列的出现比840PRO相对更有议论性,TLC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少?这肯定还是需要用户的使用回馈来做决定。
我们会在近期对SLC MLC和TLC三类闪存颗粒产品进行横向测试对比,更多的内容希望读者朋友继续关注。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