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主控长期处于ARM架构主导之下,ARM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手机上,它是一款简单处理器,易于开发,处理硬盘数据得心应手,因而在SSD上也如鱼得水。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SSD的性能,提升主控性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怎么提升主控的性能。1、在原有架构上,优化架构;2、提升核心数量;3、抛弃原有架构,采用全新、性能具有质的飞跃的架构。我们来分析三代SSD的主控采用什么办法?
1、浦科特M5P 512GB SSD
特点:原有架构上优化
浦科特M5P 512GB SSD拆解
浦科特M5P 512GB SSD的主控/闪存芯片(点击放大)
浦科特PX-256M5P 固态硬盘采用服务器级别的Marvell 88SS9187-BLD2控制芯片,它基于ARM架构的双核处理器,专门为适配19nm闪存而设计,支持最大1GB DDR3缓存,并且还支持多种笔记本电脑节能模式。
点评:上图为1.02固件版本的M5P,聪明的浦科特放弃早期1.00版本的64GB 19nm闪存,而是采用堆叠层数更少、更有利于提高性能的32GB 19nm闪存。采用全新主控+最先进的19nm闪存的浦科特M5P SSD还有很大的固件潜力可以挖掘。
2、三星840PRO 512GB SSD
特点:核心数量多,提高频率
三星840PRO 512GB SSD的主控/闪存芯片(点击放大)
三星840PRO 512GB SSD采用三星研发生产的S4LN021X01-8030 MDX主控芯片,属于ARM架构的Cortex-R4系列三核处理器,具备更强悍的多任务、多路数据读写传输能力。主要提高在算法设计和CPU的频率,和830系的220MHz MCX三核主控相比,840全系列 MDX主控的频率提高到300MHz。
点评:三星840PRO 512GB SSD采用优化的ARM架构,并且提高主控频率,全新的算法设计有效提高随机读写IOPS值,并且弥补上代830系SSD的性能不足,它不但性能强大,而且各项测试排位数一数二。
三代SSD中主控性能最强的OCZ Vector 512GB SSD国内还没上市,遗憾缺失本次横评。它采用全新的CPU架构,抛弃了上代的Indilinx Everest 2主控的ARM架构,可谓亮点十足。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