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文章结束了所有的点评阶段,总结上还是那些套路,开始展望吧。
其实这篇文章不单单是对于固态硬盘其中一条产品线的年度总结,也是笔者自身接触固态硬盘一年多以来的一次总结,在全篇文章数天时间十几个小时的测试环节中,同样有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被笔者所发现到,如果真的能够用这十几页的文字和视频帮助大家在年底选购上起到帮助或者基础知识方面的增长,则实现了它最大的意义。
英雄迟暮
我们把这些话留到最后再说,测试产品中既没有老一代系列SSD,也没有年底最新的产品,我们把所有的对比都集中到了从年初到第三季度之间对市场和消费者有着影响力的重要产品,一定会有朋友说为何没有三星和镁光或者Intel等其他的知名产品?这也是问题所在,英雄迟暮的固态硬盘时代,老产品已经不能够再继续支撑当前的市场状态了。
已经进入尾货市场的三星830系列固态硬盘
新老换代也像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128GB为何会取代64GB,在视频中我们也说到,用户盲目的信服产品效益,让很多的新产品新品牌埋没在了当前市场中,我们今天文章另外一方面的目的也是要让更多的品牌和产品被大家了解和接受。
从何谈发展?从瓶颈谈
固态硬盘也有瓶颈么?这是肯定的,从第二代固态硬盘开始至今,技术提升仅仅是针对的内在的随机及4K读写,SATA3.0接口接口目前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我们在后面的几项测试中,软件对于传输速度的要求要高于对内在技术的要求,这也是为何发烧级在部分的应用中被没有被入门级拉开距离的原因之一。
看似SATA3.0接口进入市场不算太久,但实际上当前的硬件设备对于接口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看着PCIe的速度,SATA3.0的瓶颈也是目前固态硬盘所面临的窘迫局面,接口不变,飘渺的内在技术也无法支撑更有高层的市场。
结束
对固态硬盘文章评测的一次转变,也把曾经只能应用到板卡传统硬件上的视频讲解方法融入到了文章中,做为2012的年终总结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既然是横评文章,不给出些答案有些说不过去,那就用简短的做一下的最后的总结吧:
榜眼:浦科特M5P
拥有最先进的闪存工艺已经成熟Marvell主控成为颇具性价比发烧级产品。
探花:威刚SX910、闪迪至尊系列
在做工方面有着高端产品的表现,但由于第三方主控的原因自身优化不足。
进士:BIWIN C8301、金胜维C10WS、影驰Laser GT
价格是消费级第一生产力,从评测的角度适合第一次接触SSD的用户。
状元:OCZ Vertex4
做为第二季度的旗舰级产品,从做工、性能以及厂商优化方面均做到了最为专业的水命,评测数据也反映出了主控在写入方面优势带来的收益,除了发烧级用户以外,也值得像希望得到极致性能的朋友。当然目前这款产品的价格也非常有吸引力,本次横评提名状元,当之无愧。
现在的你如何把手中的预算去平均分配,应该如何去装机?笔者下意识的点击了ZOL主页上的模拟装机,发现,目前除了传统的板卡之外,我们会有接近5分之一的预算去挑选固态硬盘或者机械硬盘搭配SSD的方案。
孙玉亮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