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北京马甸桥附近祁家豁子的一个招待所里,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率领十几个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微机开发小分队”。经过数月的奋战,1985年4月,中国第一台PC样机——长城0520CH终于研制成功,性能超过了IBM PC。同年6月,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发布后立即轰动一时。
当时的长城0520CH虽然开创了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先河,但包括CPU、硬盘、操作系统在内的核心技术仍然牢牢掌控在外国跨国公司的手中。数年之后,大多国内计算机生产企业仍是为国外厂商进行整机组装的代工工厂。
当今天的国内市场充斥着山寨和二次生产时(翻新),对于整个电子产业而言,应该迈步的地方不单单是一个产品线。硬盘行业只是一个细小的角落,我们看到了曾经的昙花一现和如今的没落,当我们自己的工人去为别人造产品的同时,应该想想,我们究竟欠缺的是什么?
拥护国货?
时间不等人,当电子产业逐渐把脉更广的领域时,我们依然很难收到更有价值的国产商品,而就算有,又有多少人真心的去关注和支持呢?
拥护国货,更像是一个可笑的口号,无论从用户到媒体对于国货的态度都像是借机炒作和借机起哄,终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从研发、生产、销售、购买、回馈,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一种几乎根深蒂固的关系很难改变。
原创存储技术回归国内是否还有希望?
国文化的新生
当大量国产厂商开始进军固态硬盘市场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低价格、高质保,虽然是采用第三方的技术来实现产品研发,但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我们选购的条件会更低,需要的只是更多人的关注与尝试。
有尝试才有回馈,呼声越多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市场,新生产品的推广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体的角度,更有力的产品质量才是上述无论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受益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IT青春期已过的今天,如何迈步,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如果老存储厂商们发展到现在,也有可能改变国内市场的一些走向,但终究硬盘是个小范围的产品线,不是台式机品牌,更不是能接应社会的影响力产业线,就像小霸王也要出手机一样,可不见得还会其乐无穷了。
推荐经销商